有点离谱,用广告拦截器也算是违法了?

实用软件2025-08-204

文章来自于果核剥壳公众号首发:https://mp.weixin.qq.com/s/j1YmzE9Eng3LrGinC_6eaA

现代社会只要上网冲浪,不管是谁,都能明白网络上无处不在的都是广告。

各种形式的都有:在评论区里的、APP里的、搜索结果下的,以及视频内容本身里的等等。

而且有许多无法关闭——或者屏蔽起来很有难度,每天看到大量这些广告会很烦,特别是有的还会在页面上跳来跳去。

那么用上各种广告拦截规则和广告拦截器,是大家为数不多的选择,但是这些工具在国内外都不受平台运营方的欢迎,大多会被联合打压!

国内就不用说了,经典的李跳跳和各种拦截广告的浏览器,都被告下架消失了,要么就是功能直接移除,这个大家都知道。

而国外平台也是反应激烈,油管上会检测拦截器的用户来区别对待,有的是直接检测到就无法访问,有的则是直接把相关软件给告了。

像是最近的新闻就是:在德国,在线媒体公司 Axel Springer 对知名广告拦截扩展程序 Adblock Plus 开发商 Eyeo 的法律诉讼。

这件事,原本是在线媒体公司认为拦截器侵犯版权,他们说网站的HTML/CSS是受保护的程序,广告拦截扩展干预了内存执行结构例如 DOM、CSSDOM 和渲染树,因此构成非法复制和修改。

原本是被驳回,然后现在觉得不对又重审了。

谋智基金会的人也评价说:这件事的后续结果,会影响到一些广告拦截器的发展以及浏览器开发者对这类扩展的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打击开发者的积极性,大家后续能随意拦截网页广告的“自由”,会被收缩得越来越紧,导致用起来更复杂一点,想想还是挺头疼的。

国外网友也觉得无语。

谋智基金会的担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实早在2017年,北京谋智就已经吃过亏,一家视频网站就需要50万的赔偿!

要是多来几家网站,就国内版本的运营情况这来几次肯定是不消的(话说国内版的火狐已经宣布停止运营了)。

而最黑色幽默的是什么?就是浏览器自己在植入广告的同时,却因为能用广告拦截器而被罚款。

只能说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用免费模式吸引用户,然后又极度依赖广告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割裂。

不管是平台还是博主,不管是打假还是屠龙少年。即使强大如谷歌这样的大企业,也依旧是在广告利益链的羽翼之下,眼里容不得广告拦截器的存在,严格限制自定义规则的数量。

像是那些第三方的什么软件,或是能下载油管视频什么的,不在乎的话最多只是增加一些流量费用支出,而广告拦截器是直接断了人家的收入,所以反应会激烈很多。

所以现在的工具大多只是提供一个框架,不提供具体规则,也不指定具体用途,大多需要自己需要一个拦截器搭配广告规则,像是出名的规则有秋风广告规则。

现在那些还带有规则的广告拦截器还是挺方便的,不知道后续能不能坚持下去,其中比较“莽”的还有AdGuard,这家拦截器每次在大厂搞事情的时候,还会写点内容来评价一番,以及表达自己会跟广告干到底的决心。

只能说这次是国内的网络发展模式领先了,现在这风吹到国外,让老外也尝试一下互联网便捷的代价。

当一件东西是免费的时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免费产品里的广告,免费形式的各种博主,也需要赚取你早已被稀释的注意力,你的关注也是网络经济的一部分。

如果没了广告拦截器,大家就完全暴露在被狩猎的环境里了,那这样说来,现在有很多不用广告拦截器的人们,已经被广告悄悄植入了太多本不需要的产品理念,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看到后跳转获取平台搜索,会以为是自己做的决定和必要需求。w

这样一连串的“无端联想”下来,广告拦截器大概算得上是在抢钱,违法了也没毛病。